close
文章來源: 兩岸交流
台灣與大陸的生活對比
臺灣與大陸的生活水平差別到底多大?筆者在臺進行了采訪,報道如下:
一、臺灣人均收入:
在高雄,我問賓館保潔員,一月多少工資?她說每月有2萬多元,還說等於大陸4000多人民幣。這和我前一天問超市營業員的收入差不多。後來在大街道上遇到一個正在執勤的警察,閑聊之中,問他的收入時,他笑答有4萬多元臺幣。在車上,臺灣導遊張先生說,一般剛參加工作,每月為1萬8千臺幣,大學畢業2萬3,工作幾年後可達2萬5至2萬8千元。高雄市的人均月收入為3萬元臺幣。以後,我又采訪過一些人、給我的印象是:這些人的月收入大都在2-3萬元臺幣,約合人民幣4300至6500元左右。
但是,我問的這些人也許收入都不是較好的,臺灣的IT業非常發達,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很多,據說工資也相對較高,臺灣公務員月薪3-6萬臺幣,相當於大陸 6500-13000人民幣。教師、金融等行業的收入也較高。這些年臺灣經濟不景氣,據臺灣某銀行的調查,以平均工作五年的上班族來看,臺灣人均月薪為 32850元新臺幣。
但另有報道說,臺灣2007年月平均收入是36800元臺幣,合8000元人民幣(註:目前臺幣與人民幣的比率約為4.6:1)。
那麼,大陸人民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呢?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08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月工資為2436元。
那麼,按人民幣算,臺灣人平月收入是大陸的8000:2436==3.3:1。考慮到年度差別,那麼目前臺灣人均收入水平是大陸的3.4倍。
如果考慮到大陸貧富差別很大,部分公務員、企業負責人和金融、證券、保險、電力、石油、房地產等行業職工的收入很高,使一般百姓的收入統計會被提高。據筆者了解,國有企業負責人的年薪一般都是十萬至數十萬甚至數百萬。上述行業一般職工的月收入也大都在6000至10000以上。而臺灣貧富差別不大,那麼對大多數百姓而言,臺灣和大陸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至少4倍。
2008年,臺灣人均GDP為17520美元,大陸2520美元,大陸人均GDP相當於臺灣的1/7。僅隔一年,2009年,全球金融危機,世界很多國家負債累累,而大陸的人均GDP卻提高到3400美元。照此發展,再過10年左右,大陸城鎮在崗職工人均收入趕上臺灣是完全可能的。
二、臺灣的物價
1、臺灣的吃
臺灣經濟發達,上世紀80年代就已從一個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,被稱為東南亞的“四小龍”。臺灣勞動力價格高,農副產品價格也高,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,一般都相當於大陸的2倍左右。
如:
超市大米:每袋4公斤149臺幣,每斤相當於人民幣4元;
超市豬肉:每斤128臺幣,相當於人民幣28元;
臺北市場的土雞每斤130至150臺幣,相當於人民幣30來元。雞蛋每斤35元,相當於人民幣7.6元。
紅蘿蔔: 每斤17.5臺幣, 相當於人民幣3.9元;
香蕉: 每斤37臺幣, 相當於人民幣8元;
柚子:每個80-100臺幣, 相當於人民幣20元左右。
臺灣超市商品豐富,大多是臺灣產的,幾乎樣樣都比大陸的貴。我們去了好幾個商場,幾乎沒看見來自大陸的商品。看來,我們對臺灣真是太照顧了,臺灣在大陸的商品比比皆是,企業也不少,而我們的商品卻至今還不能在臺灣上市。他們在大陸賺了很多錢,拿去買高價美國武器來對抗大陸。都是炎黃子孫,分離了60年,至今還在煮豆然豆萁。這是帝國主義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悲哀。
我們在臺灣期間,發現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對大陸人很友好,但都避談政治。但也有人悄悄對我們說:要不了多久,臺灣就會被大陸“那個”了!
2、臺灣的住
臺灣高樓不多,房價比大陸高許多,被名列臺灣10大民怨之首,連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感嘆“臺灣的房價太貴,連我也買不起”。臺北市的房價每平米2-8萬人民幣,臺北縣的房價每平米1-4萬人民幣,臺中市的房價每平米0.5-3萬人民幣,高雄市的房價每平米0.4-2.5萬人民幣。最貴的是臺北市忠孝東路新光大摟,每平米合人民幣近20萬元。一般縣級城市少說每平米也要人民幣1萬8千多元。陪同我們的臺灣導遊說,他以前在高雄買的房子110平米,花了 350萬臺幣。合當時人民幣85萬元。
大陸09年樓面地價排名前10名的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地價為26365元/平米。上海最貴住宅單價19萬元/平米創中國內地房價之最。
結論:
臺灣比大陸的人均月收入高4倍,物價水平高2倍,按實際購買能力,臺灣的實際生活水平當是大陸的二倍。
有人說,中國的物價/工資比是世界最貴的,如果按一個月工資能買多少東西算,需把大家的工資漲10倍,物價降一半,我們的生活就達到了現代發達國家的生活。此言有些誇張。
三、臺灣的教育
臺灣1968年推行9年國民義務教育,現為12年。臺灣高中、職高教育社區化。即學校招生社區化、學校課程社區化與學校資源社區化。學生也可跨區就讀,但不享受政府提供的補助待遇。取消了高考制度。實施高職免試入學,2002年起廢除大學聯考,改為多元化入學方案,高中畢業生均有機會上大學。全免高中高職學雜費。
四、臺灣的福利
1、醫保
陪同我們的導遊說,臺灣執行全民醫保,只要每人每月交60臺幣,看病住院幾乎全部報銷,吃藥打針都不花錢。但掛號費100元和在醫院住宿自費。
對此,有個故事說:臺灣搞全民醫保,繳過保費之後,無論大病小病還是沒病,只要是在醫院里花錢一律報銷。於是很多退休的老人沒事就在醫院里做檢查。有老張、老王和老李三個老頭,是好朋友,退休後也成天呆在醫院,同時聊天聯絡感情。一天,老張和老王到了醫院,發現老李沒來,左等也不來,右等也不來,就往老李家打電話,老李的老伴接了電話,告訴他們說:“老李啊,他今天身體不太舒服,所以在家休息,就不去醫院了”。
2、社保
臺灣不同群體的老年保障待遇有較大差別,工作15年以上、年滿55歲者,或工作25年以上者退休時,一次性發給退休金。按其工作年限,每滿1年給與兩個基數(基數是指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)。但工作超過15年者,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,最高以45個基數為限。 (年滿60歲與因身體因素不能勝任工作者),在上述基礎上增加20%。
自動辭職,或未在同一單位工作15年以上且年滿55歲以上,或未在同一事業單位工作25年以上者,得不到退休金。
臺灣對中低收入戶老人的生活津貼與其他老人津貼
對65歲以上老人家庭每人每月收人未超過最低生活費1.5倍者,每月發給6000元;最低生活費在1.5倍至2.5倍以內者,每月發給3000元。屬中低收入老人,未接受收容安置,或未獲得居住服務補助,經醫院證明有疾病需要人照顧者,每月可補助5000元。
對在軍中服務超過10年即為榮民。安養金與醫療保障90年代中期每月為7884元,生活津貼為1.2萬元。 提供回大陸的老兵養老經費,包括零用金、主副食代金、服裝費、三節加菜金與春節慰金等。首次支付標準為赴大陸前一次性支付到該年底的就養金,以後每年7月底前一次性寄發。
另外,各階層保障不同,差別較大。公務人員年滿60歲或任職超過20年者,可自願辦理退休。公務員、教師與軍人有相對較好的老年保障,而勞工階層保障水平較低,而且部分勞工沒有保障。
五、臺灣的交通和治安
臺灣很小,交通發達。臺北至高雄高鐵2007年通車,時速300公里,據說常出故障。因為每站之間距離較短,時速常常跑不到300。筆者看到許多高速公路都不如大陸檔次高。因為車相對較少,交通治安很好。在市區,看不到有人橫穿公路越線闖紅燈。社會治安不錯,在街上幾乎看不到警察,超市也看不到保安。街道和小區停放的摩托車和自行車,除新車外,大多不用上鎖也不會被盜。但在臺北師大門口,我們看到有提醒市民註意防盜的告示。
六、臺灣的城市建設和環保
導遊說因為臺灣多地震,故高樓不多。我們先後走馬觀花遊覽了高雄、臺南、南投、臺中、臺北等城市,其城市建築都不如大陸豪華氣派。街道大多也不如大陸城市寬廣。因為臺灣經濟起飛早,建築大多顯得陳舊。很難看見正開工或剛竣工的建築。但是,幾乎所有城市的市容都很幹凈,看不到垃圾,墻上也幾乎看不見塗鴉。更看不到隨地吐痰和大小便。而且,臺灣的公廁都很幹凈,根本看不見汙物和聞不到臭氣。
七、臺灣的電視
臺灣的賓館都有電視,盡有60來個頻道可供選擇。我們看到的電視,不僅制作水平大多遠不如大陸精美好看,而且內容也不如大陸豐富多彩。而且廣告特多。新聞報道也大多是臺灣島上的瑣事,世界大事有關大陸正面報道的新聞幾乎看不到。看到的也多是負面的新聞,譬如天津市內出現黑巴士,某地發生群體事件或車禍等。 臺灣的某些節目很開放,性藥廣告不僅多,而且很露骨大膽,甚至還有真人作秀。大陸禁放的三級片也在電視臺公開播出,只是在下半身的最敏感部位打了馬賽克。
我們這次臺灣遊,逛的都是好地方,但在風景名勝,城市市容市貌,建築風光,除大陸城市環境衛生較臺灣差外,我們覺得大陸比臺灣好。除高收入家庭外(人均月收入5000以上者),大陸一般百姓生活水平和臺灣一般百姓比較還有較大差距。我相信,要不了15年,除某些落後地區的城鄉差別仍然很大外,大陸將在許多方面超越臺灣。
離婚證人
台灣與大陸的生活對比
臺灣與大陸的生活水平差別到底多大?筆者在臺進行了采訪,報道如下:
一、臺灣人均收入:
在高雄,我問賓館保潔員,一月多少工資?她說每月有2萬多元,還說等於大陸4000多人民幣。這和我前一天問超市營業員的收入差不多。後來在大街道上遇到一個正在執勤的警察,閑聊之中,問他的收入時,他笑答有4萬多元臺幣。在車上,臺灣導遊張先生說,一般剛參加工作,每月為1萬8千臺幣,大學畢業2萬3,工作幾年後可達2萬5至2萬8千元。高雄市的人均月收入為3萬元臺幣。以後,我又采訪過一些人、給我的印象是:這些人的月收入大都在2-3萬元臺幣,約合人民幣4300至6500元左右。
但是,我問的這些人也許收入都不是較好的,臺灣的IT業非常發達,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很多,據說工資也相對較高,臺灣公務員月薪3-6萬臺幣,相當於大陸 6500-13000人民幣。教師、金融等行業的收入也較高。這些年臺灣經濟不景氣,據臺灣某銀行的調查,以平均工作五年的上班族來看,臺灣人均月薪為 32850元新臺幣。
但另有報道說,臺灣2007年月平均收入是36800元臺幣,合8000元人民幣(註:目前臺幣與人民幣的比率約為4.6:1)。
那麼,大陸人民的平均月收入是多少呢?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08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月工資為2436元。
那麼,按人民幣算,臺灣人平月收入是大陸的8000:2436==3.3:1。考慮到年度差別,那麼目前臺灣人均收入水平是大陸的3.4倍。
如果考慮到大陸貧富差別很大,部分公務員、企業負責人和金融、證券、保險、電力、石油、房地產等行業職工的收入很高,使一般百姓的收入統計會被提高。據筆者了解,國有企業負責人的年薪一般都是十萬至數十萬甚至數百萬。上述行業一般職工的月收入也大都在6000至10000以上。而臺灣貧富差別不大,那麼對大多數百姓而言,臺灣和大陸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差至少4倍。
2008年,臺灣人均GDP為17520美元,大陸2520美元,大陸人均GDP相當於臺灣的1/7。僅隔一年,2009年,全球金融危機,世界很多國家負債累累,而大陸的人均GDP卻提高到3400美元。照此發展,再過10年左右,大陸城鎮在崗職工人均收入趕上臺灣是完全可能的。
二、臺灣的物價
1、臺灣的吃
臺灣經濟發達,上世紀80年代就已從一個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,被稱為東南亞的“四小龍”。臺灣勞動力價格高,農副產品價格也高,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,一般都相當於大陸的2倍左右。
如:
超市大米:每袋4公斤149臺幣,每斤相當於人民幣4元;
超市豬肉:每斤128臺幣,相當於人民幣28元;
臺北市場的土雞每斤130至150臺幣,相當於人民幣30來元。雞蛋每斤35元,相當於人民幣7.6元。
紅蘿蔔: 每斤17.5臺幣, 相當於人民幣3.9元;
香蕉: 每斤37臺幣, 相當於人民幣8元;
柚子:每個80-100臺幣, 相當於人民幣20元左右。
臺灣超市商品豐富,大多是臺灣產的,幾乎樣樣都比大陸的貴。我們去了好幾個商場,幾乎沒看見來自大陸的商品。看來,我們對臺灣真是太照顧了,臺灣在大陸的商品比比皆是,企業也不少,而我們的商品卻至今還不能在臺灣上市。他們在大陸賺了很多錢,拿去買高價美國武器來對抗大陸。都是炎黃子孫,分離了60年,至今還在煮豆然豆萁。這是帝國主義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悲哀。
我們在臺灣期間,發現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對大陸人很友好,但都避談政治。但也有人悄悄對我們說:要不了多久,臺灣就會被大陸“那個”了!
2、臺灣的住
臺灣高樓不多,房價比大陸高許多,被名列臺灣10大民怨之首,連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感嘆“臺灣的房價太貴,連我也買不起”。臺北市的房價每平米2-8萬人民幣,臺北縣的房價每平米1-4萬人民幣,臺中市的房價每平米0.5-3萬人民幣,高雄市的房價每平米0.4-2.5萬人民幣。最貴的是臺北市忠孝東路新光大摟,每平米合人民幣近20萬元。一般縣級城市少說每平米也要人民幣1萬8千多元。陪同我們的臺灣導遊說,他以前在高雄買的房子110平米,花了 350萬臺幣。合當時人民幣85萬元。
大陸09年樓面地價排名前10名的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地價為26365元/平米。上海最貴住宅單價19萬元/平米創中國內地房價之最。
結論:
臺灣比大陸的人均月收入高4倍,物價水平高2倍,按實際購買能力,臺灣的實際生活水平當是大陸的二倍。
有人說,中國的物價/工資比是世界最貴的,如果按一個月工資能買多少東西算,需把大家的工資漲10倍,物價降一半,我們的生活就達到了現代發達國家的生活。此言有些誇張。
三、臺灣的教育
臺灣1968年推行9年國民義務教育,現為12年。臺灣高中、職高教育社區化。即學校招生社區化、學校課程社區化與學校資源社區化。學生也可跨區就讀,但不享受政府提供的補助待遇。取消了高考制度。實施高職免試入學,2002年起廢除大學聯考,改為多元化入學方案,高中畢業生均有機會上大學。全免高中高職學雜費。
四、臺灣的福利
1、醫保
陪同我們的導遊說,臺灣執行全民醫保,只要每人每月交60臺幣,看病住院幾乎全部報銷,吃藥打針都不花錢。但掛號費100元和在醫院住宿自費。
對此,有個故事說:臺灣搞全民醫保,繳過保費之後,無論大病小病還是沒病,只要是在醫院里花錢一律報銷。於是很多退休的老人沒事就在醫院里做檢查。有老張、老王和老李三個老頭,是好朋友,退休後也成天呆在醫院,同時聊天聯絡感情。一天,老張和老王到了醫院,發現老李沒來,左等也不來,右等也不來,就往老李家打電話,老李的老伴接了電話,告訴他們說:“老李啊,他今天身體不太舒服,所以在家休息,就不去醫院了”。
2、社保
臺灣不同群體的老年保障待遇有較大差別,工作15年以上、年滿55歲者,或工作25年以上者退休時,一次性發給退休金。按其工作年限,每滿1年給與兩個基數(基數是指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)。但工作超過15年者,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,最高以45個基數為限。 (年滿60歲與因身體因素不能勝任工作者),在上述基礎上增加20%。
自動辭職,或未在同一單位工作15年以上且年滿55歲以上,或未在同一事業單位工作25年以上者,得不到退休金。
臺灣對中低收入戶老人的生活津貼與其他老人津貼
對65歲以上老人家庭每人每月收人未超過最低生活費1.5倍者,每月發給6000元;最低生活費在1.5倍至2.5倍以內者,每月發給3000元。屬中低收入老人,未接受收容安置,或未獲得居住服務補助,經醫院證明有疾病需要人照顧者,每月可補助5000元。
對在軍中服務超過10年即為榮民。安養金與醫療保障90年代中期每月為7884元,生活津貼為1.2萬元。 提供回大陸的老兵養老經費,包括零用金、主副食代金、服裝費、三節加菜金與春節慰金等。首次支付標準為赴大陸前一次性支付到該年底的就養金,以後每年7月底前一次性寄發。
另外,各階層保障不同,差別較大。公務人員年滿60歲或任職超過20年者,可自願辦理退休。公務員、教師與軍人有相對較好的老年保障,而勞工階層保障水平較低,而且部分勞工沒有保障。
五、臺灣的交通和治安
臺灣很小,交通發達。臺北至高雄高鐵2007年通車,時速300公里,據說常出故障。因為每站之間距離較短,時速常常跑不到300。筆者看到許多高速公路都不如大陸檔次高。因為車相對較少,交通治安很好。在市區,看不到有人橫穿公路越線闖紅燈。社會治安不錯,在街上幾乎看不到警察,超市也看不到保安。街道和小區停放的摩托車和自行車,除新車外,大多不用上鎖也不會被盜。但在臺北師大門口,我們看到有提醒市民註意防盜的告示。
六、臺灣的城市建設和環保
導遊說因為臺灣多地震,故高樓不多。我們先後走馬觀花遊覽了高雄、臺南、南投、臺中、臺北等城市,其城市建築都不如大陸豪華氣派。街道大多也不如大陸城市寬廣。因為臺灣經濟起飛早,建築大多顯得陳舊。很難看見正開工或剛竣工的建築。但是,幾乎所有城市的市容都很幹凈,看不到垃圾,墻上也幾乎看不見塗鴉。更看不到隨地吐痰和大小便。而且,臺灣的公廁都很幹凈,根本看不見汙物和聞不到臭氣。
七、臺灣的電視
臺灣的賓館都有電視,盡有60來個頻道可供選擇。我們看到的電視,不僅制作水平大多遠不如大陸精美好看,而且內容也不如大陸豐富多彩。而且廣告特多。新聞報道也大多是臺灣島上的瑣事,世界大事有關大陸正面報道的新聞幾乎看不到。看到的也多是負面的新聞,譬如天津市內出現黑巴士,某地發生群體事件或車禍等。 臺灣的某些節目很開放,性藥廣告不僅多,而且很露骨大膽,甚至還有真人作秀。大陸禁放的三級片也在電視臺公開播出,只是在下半身的最敏感部位打了馬賽克。
我們這次臺灣遊,逛的都是好地方,但在風景名勝,城市市容市貌,建築風光,除大陸城市環境衛生較臺灣差外,我們覺得大陸比臺灣好。除高收入家庭外(人均月收入5000以上者),大陸一般百姓生活水平和臺灣一般百姓比較還有較大差距。我相信,要不了15年,除某些落後地區的城鄉差別仍然很大外,大陸將在許多方面超越臺灣。
離婚證人
全站熱搜